作為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及後現代性的理論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也是位攝影家。尚‧布希亞論《模擬與擬似物》、《消費社會》及《象徵交換》的理論早為人熟知。但他自己也拍攝照片,這一點較少為人知曉,然而他其實自1980年代起即已在世界各地展出攝影作品。其展覽包括法國阿爾城的年度國際攝影節、德國卡斯魯爾媒體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歐洲攝影之家、瑞典色料藝術廠、澳洲布里斯班現代藝術中心、首爾大林美術館等重要國際機構中的個展。更近斯的展覽則包括參與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及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個展。 攝影是尚‧布希亞思想的延伸,但也就是因為如此,他堅持以「愛好者」的身份來看待自己。其作品最大的特點在於讓照片本身說話,不指涉其它現實。尚‧布希亞這種哲學風格對當代攝影理論具有啟發意義。攝影對他而言是基進思想、哲學、人類學等的一部份。布希亞的攝影體現其哲學視野敏銳的一面,具有東方禪宗意味與西方的批判思維。 透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設系林志明主任與尚‧布希亞夫人瑪琳間建立的友誼(林教授亦是布希亞的第一本中文譯著翻譯者,並擔任本展覽的策展人),獲得此一難得機會,邀得尚‧布希亞的攝影作品來台展出。本展覽並將發揮布希亞對科技發展進行反思的先行者面向,特地邀請台大網媒所洪一平教授帶領的imLab,與林志明主任的雲端策展實驗室合作,嘗試結合擴增實境等展示技術,將成為台灣第一個使用Google glass等穿戴式裝置的互動作品「AR自拍像」,用穿戴式設備與藍芽定位技術,再現作品中的布希亞。另一件新媒體作品「鏡中的他者」則是邀請互動藝術創作者羅禾淋與錄像藝術家陳依純共同合作,運用鏡子與布希亞致敬。 此次展覽亦將以影片段落方式展出布希亞生前的思想要旨錄影:《通關密語》(Mots de passe)。
光的誘惑
對於布希亞,攝影和誘惑主題相接近。首先它和「擬真畫」類似,呈現出一種「純粹的魅惑」。接著,攝影也是一種向度的缺乏。攝影是細節的照明,但思想將其反轉為一種消失的技藝(它也使未受照明的部份進入陰影)。而這也是為何他說:「幻象並不和現實相對立,它只是一種更微妙的現實,包含了其消失的第一個記號」。 在布希亞的攝影中,光的魅惑力乃是重要特點。光在攝影中照明了細節,但也使其它部份消失於陰影。這次展出的自拍像,於其展覽中十分罕見 - 強光使得攝影者臉龐大多隱身於陰影中。
城市與物件
對布希亞而言,物有些話要說。物一進入到符號的領域,就成為一種自我抹除的狀態,因為「符號總是事物的抹消」。於是,物不但描繪真實世界,也描繪其缺席 - 特別是主體的缺席。 這種主體的缺席狀態和布希亞的攝影喜悅有關,他描述其為一種客觀狂喜,也讓我們得以體會他在城市中漫步攝影的情形:「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體會到這種影像的客觀狂喜(transport objectif),比如某個清晨,在一個城市裡,或是在一個沙漠之中,這樣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世界是具有想像科學中的微妙成份(la délicatesse pataphysique du monde)。」
擬像與密碼
布希亞曾探討那希斯水鏡:「這裡涉及的鏡子作為缺乏深度、膚淺的深淵,而它所以會誘惑他人並使其暈眩,乃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立刻陷入其中。」這個吊詭的狀況使得水鏡不再是反射的鏡面,而是吸收的鏡面。攝影不只是作為客體的消失之處,在其論述之中,因為反轉了主客的地位,也成為主體的消失之處。客體和主體吊詭地在此雙重消失中會合。 這個雙重的消失,在其攝影中,有時偏向以擬像表現,如同真實城市消隱於其擬象背後;有時偏向以密碼表現,比如牆上的塗鴉。有時它們遇合在一起,產生了更曖昧的魅惑。
AR自拍像
2014 AR自拍像是一件呼應布希亞攝影自拍系列中「拍攝概念」的作品,當觀眾拿起手持式行動裝備(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觀看現場部份的靜態照片,透過裝置上的攝影機,可以運用擴增實境的方式,使裝置螢幕顯示的布希亞影像活躍顯現。除行動裝置外,也包含結合google glass的穿戴式裝置,以藍芽定位與電子羅盤的方式,讓布希亞在展場中顯現。另外也運用Epson BT100頭戴式顯示器的3D立體顯示功能顯示其影像。
鏡中的他者
2014 雙面鏡、夜光粉、投影機、IC、燈光 鏡中的他者是一件呼應布希亞攝影自拍系列中「鏡子概念」的作品,當觀眾進入空間中,會看到一面鏡子,鏡中會出現布希亞的虛像,此像會隨著時間所逝去。
展期:2014.06.07-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