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的書寫形式」首先開展出的是一則古老寓言:關於書寫與影像生產的衝突。
書寫雖總指向眾多定義,但哲學家傅拉瑟(Vilem Flusser)關於書寫的哲學討論,或許可以提供具體的思考框架。他認為書寫是一種「敲擊與挖取」(digging)的動作,而我們只消回想無論是中國古代之甲骨文,或是西方文明起源之兩河流域中的楔形文字,便能理解其根源。挖取(scratch),抑或撕裂,表面上看似乎僅是一種消耗(把某物拿掉),但從另一方面思考,其反而是一個交換的過程。智識與心志,透過刻劃的力量而驅動了書寫的動作;力量愈強,則書寫得更深刻。本展因此將聚焦於書寫的「態勢」(gesture)—姑且稱之為「文本姿態」,亦即上述所言之挖取╱交換╱敲擊,探討這些不同的精神輸出力量如何以書寫之姿,重寫記憶與歷史。
做為相對緩慢、費力的表述方式,就生產面向而言,書寫捲入了更多精神與身體的勞動,即便往往是徒勞的。而當代影像的快速運動:生產、重製、流通,與消費,其所效力的正是「感知的流通」;它一方面帶來了視線的平權,讓人人得以影像說故事,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致使人們失去思考的契機,而未能探究影像背後的人為思想編造。這並不是說,本展意欲標舉革命的意圖以使書寫起死回生,相反地,書寫做為一種思考邏輯,它始終做為驅動人生存的內在機器—從未被遺忘。持續的印刻、挖掘,為的不僅是創立或挖掘隱匿的敘事(以對抗大敘事的流動),藉之亦得以逃逸現實世界對於精神靈魂的壓迫。
此展邀請六組藝術家:胡為一(中)、鄧兆旻(台)、秦政德 X 楊燁(台)、張嘉哲(台)、Aida Silvestri(英)、Tim Youd(美)共同展出。在各異其趣的藝術手法中,這些藝術家們以書寫做為一種抵抗性武器,以因應快速生產與消費(耗)的當代社會,此外,也可發現他們內發且直覺的慾望與需求,以求「再程式化」(re-programming)那些稍縱即逝的記憶—集體的與個人的。此謂快速生產與消費所展現的危機,在文字與影像關係的討論脈絡中,不僅指向圖像於數位時代中流動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此圖像運動的過程中所掩蓋、塗抹,乃至於對歷史記憶的竄改。然而,與其說影像與文字是一種相互衝突且矛盾的關係,毋寧視之為一個悖論模組,並不存在著亙古的對抗。因此,所謂的圖像運動在此脈絡下,也可能來自文字的編造,在新的想像中而生成新的「影像」(image)。而就「意象」(imagery)的產出與意識形態的建構而言,此圖像的快速運動也可說是成就資本主義之幸福幻象的推手;此展所預設的立論背景即在於這樣的程式:資本的流動與積累—>圖像的消費與幻見—>書寫意識的抵抗。
開幕座談
4/29(六)15:30-17:00
提姆・約得《100本小說》
主持人|賴駿杰
講者|提姆・約得
4/30(日)15:30-17:00
低俗如何可能?從故事到物事的基進視域
主持人|賴駿杰
與談人|胡為一、徐明瀚
【相關報導】藝企網
http://www.anb.org.tw/report-single.aspx?id=1339
指導單位|文化部、台北市文化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單位|鳳甲美術館
贊助單位|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十方藝術空間
指定投影|奧圖碼科技 Optoma
策展人:賴駿杰
展期:2017.04.29- 2017.06.25
開幕:04.29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