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2017 鳳甲美術館典藏刺繡展—秋季

鳳甲美術館典藏五百多件1950年代以來的近代刺繡作品,無論技法或形式上皆充分展現刺繡的多元樣貌,是亞洲地區最全面也最豐富的私人收藏。
綜觀刺繡藝術的發展,自服飾、室內裝飾及生活實用品發源,緊密依附著每個時代不同的審美觀,並往更精緻藝術化的方向邁進。
其中仿摹名人書畫的「繡畫」在宋朝重視文人雅趣的風氣之下得以迅速發展。繡師以針代筆、以線為墨,除了忠實呈現水墨筆觸之外,亦試圖藉由針線展現生動的氣韻,加上繡線本身具有光澤的特性,更讓平面作品如同浮雕般立體。
到了近代,在工具、環境與物質條件皆齊備的狀況下,繡師們藉由技法的突破,以達到藝術的巔峰,因此仿真繡、亂針繡、雙面繡以及雙面全異繡等繡法與繡種陸續被開發出來,成熟的刺繡技法亦締造了發達的刺繡產業。在代代繡師的探索、技藝的傳承和時間的累積之下,成就了中國工藝美術史上最斑斕的篇章。
月夜
月色之下蘆雁展翅,柳葉隨風翻舞,構成一幅極具意境的自然畫面,「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畫面表達蘆雁的動態之美,使觀者如聞雙翅撲騰和葉片翻捲的沙沙聲,而這種聲音,反而加強了月色下的寧靜,整體構成動與靜的對立,同時又散發美妙的和諧感。
望月
〈望月〉爲湘繡雙面全異繡的代表性作品。〈望月〉以李白〈玉階怨〉詩:「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為發想。刺繡面料使用透明虛薄的特立綸,特別有一種冷浸溶溶月的空濛感。繡屏一面,但見佳人黑髮似漆,透過玲瓏輕簾,側頭仰望中天明月,憂思飄渺;另一面在水晶簾籠罩之下,現出佳人嬌麗的面容,淡淡哀愁顰於眉頭,使人感受到畫中人久待不來的懷人之怨,以及黑白疊繡千針萬線不漏一絲端倪的精湛工藝。
夜虎
霜滿大地,雪染枯枝,為本件作品定調了蕭瑟的氣氛,連夜裡的月光也帶著一抹冷冽。在黑灰白構成的畫面中,唯一鮮明的色彩是一隻昂首嘯月的老虎。牠獨自遊走在高寒惡劣的山林裡,既孤寒也自在。繡師運用鬅毛針的技巧,讓老虎的皮毛顯得栩栩如生、根根入肉,又用背景與主角的顏色對比,烘托出夜虎的氣勢獨具。
繡《三希堂三帖》
清高宗乾隆因得到王羲之《快雪帖》、王獻之《中秋帖》與王珣《伯遠帖》這三件希世之珍,而將養心殿西暖閣命名曰「三希堂」以藏之。原作中之印章款識及書法皆為繡師精心繡成。施針用線間,看不到猶豫停頓所帶來的斷裂凝滯,而是完整且忠實地呈現原作一氣呵成的流暢感。
展期:2017. 07.22-20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