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行》:在身份認同景觀中前行
一間小屋、一片稻田、一座叢林、一方墓地、一棵會走路的樹和一首安魂曲。
陌生風景的組合可能是對這次展覽最適合的描述。身處一間臨時搭建的小屋裡,上面掛著那些從未獲得身分證的人們修圖後的照片;轉瞬間,鏡頭跟著一對身著傳統衣著的伴侶穿過叢林,再到一片超現實的廣闊稻田,裸露的身體輪流在畫面中進出;一棵行走的樹的故事寫在木刻之上,訴說著原住民社群的另一種世界觀;在觀影空間中,一層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泥沼之下露出了一方墓地,一名英國士兵被囚禁在此處。最後,走廊的盡頭有一扇通往父親催眠回憶的門。
這種時序的流動展現了一個跨越線性時間和空間且沒有錨定點的旅程,因此稱作《無相行》。展覽的中文標題同時引用自佛教的世界觀,我們以此提出了一種未定義且廣含的移動形式,在這之中旅人經常在面臨身體、精神和政治方面的挑戰時形塑身份的認同。展覽不僅從觀眾的角度,也從藝術作品中出現的個人和社群,以及藝術家本人來描繪這樣特定的旅程。這種流離失所具體在遷徙、戰爭、壓迫和邊緣化中體現,並且持續紮根在下一代之中。因此,這些藝術作品探討了關乎公民身份、性別、原民性和系譜學方面,對於自我不同而變動中的構成元素。在《無相行》中,藝術家們有意識地探訪歷史、挑戰國家敘事,並為那些在不同地區背井離鄉、流離失所而聞所未聞的人們發聲。
要談到《無相行》就必須檢視其中對於地理區塊斷裂的歸屬感。身分認同的問題根植於台灣、新加坡、越南和柬埔寨的地景之中,並被賦予想像、虛構、神話和記憶,超越了單純的物理環境或社會文化形象。藉由構建舞台提供給另一個世界,藝術品成為論爭的場域,人類的身體既親密又與自己的地景疏遠。這可以從阮氏青梅的作品《旅行》中,柬埔寨裔越南移民媚俗(kitschy)穿著與背景的誇張的合成照片中看到,或者在Ljaljeqelan Patadalj(郭悅暘)的 《Rakanaw》 (17歲,成父)和《Rakavayan》(勇女士)中物件和裸體的互動位移中看到。在林羿綺的《父域安魂曲》中,人物在離散的空間中漫步,透過怪誕的儀式來復活困擾著父親的獨裁統治的幽靈。在這些不同的脈絡下,身分這個主題圍繞著穿梭在不同領域之間的身體。
身體不再是唯一的旅者,從豐富生態中衍生而出的潛在無形魂魄也繼續在更廣泛的脈絡下形塑記憶、世界觀和個人歷史。 Ali Istanda(胡家瑜) 的《會走路的樹》透過對於居住環境真誠的關注,傳達了她身為布農族獨特的世界觀和信仰體系。同樣,在大衛·布蘭迪的《沼澤帝國》中,一條鱷魚和英國士兵揮之不去的靈魂,變成咖啡山墓園的詩意嗡鳴聲,體現了殖民、遷徙和都市計劃的恆久遺緒。《無相行》透過非人/人類之外的中介,在配置景觀(無論是物理或精神上)時,不強加於自然之上,而藉由傳說和寓言來了解身份建構的細微差別。
藉由將旅行視為風景「虛構化」的過程,身份持續在多種軌跡中纏繞而鬆解。《無相行》以此來挑戰肯定的目的地、物理性空間和固化身體等概念。畢竟最終,我們都是一起在未定義中前行。
【開幕活動】
開幕|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 | 17:30 – 20:30
開幕演出|藝術家 Lihan Umaw(游恩恩)| 18:10 – 18:30
地點| 鳳甲美術館
【展期活動】
策展人導覽|2024.07.27(六)、08.10(六)14:00-14:40|鳳甲美術館
放映活動|2024.08.10(六)19:00-22:00|破曉咖啡
—
策展團隊:The Kitchen Collective(Daisy Bailey, Hue Nguyen, James A. Holland, Quinn)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CCSCA 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贊助單位:瓜地馬拉共和國大使館、二十三號精釀、愛泰雅協會(ATAYAL)、破土、佳音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