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繡像檯—侯怡亭實驗典藏展

「繡像檯—侯怡亭實驗典藏展」是針對鳳甲美術館典藏之刺繡作品進行觀念上的挪移,並企圖打開當代藝術與典藏刺繡文化的對話。關於「刺繡」,將分為兩個層次來進行問題意識的界定,一方面是刺繡在資本化過程的異變與現代化樣貌;二方面則承接上述,進而思考圖像與影像生產間的當代連結。展覽就鳳甲美術館之豐厚典藏刺繡作品、資料之累積進行梳理,試圖釐清「技藝」在近代中的轉化,探勘其如何進入到「藝術」的田野,依此界定刺繡於當代社會中的文化價值之定義。再者,將由此界定進入當代藝術生產位置的標定,特別是當資本生活成為主要覆蓋於吾人身上的面貌時,過往刺繡所生產出裝飾及象徵性的圖像意義與當代影像生產間的關係,又如何實踐在當代語境中那跨越時空的經驗視角。 若我們將「繡」從媒材的限制性條件下,轉為一種當代轉譯的行動;「像」也不單是刺繡語境中的肖像,反而擴大至圖「像」、影「像」之像時;「檯」便在此視為藝術所思考的文化續存及當代轉譯之場域。在「繡像檯」中,當代影像的殊異性往往在媒介的轉換中書寫著不同樣貌,這生產過程亦具備了複數性身分,它不單保留了圖像中待解的謎團及意義團塊,同時也藉由影像自身對於資本世界的批判,以拆解符碼意義作為思考影像的可能性。而在影像身分的取得及命名過程,則進一步地將經驗與感知、行動與思考、社會與個人之間重建成具相同頻率的活動。 侯怡亭的創作往往出發自空間場域的先行狀態,作為後續創作發展的背景,以此去異化作品中的身體、空間、影像等媒介來產生影像背後所隱喻的政治性及文化想像。本次將展出其過往《複體》系列作品,這些作品與其說是侯怡亭自身對於「刺繡」影像在技法上的探索,倒不如說是她在影像生產的內部投以觀念性反詰而衍生出的行為實踐。那由異質性媒材覆蓋於攝影所創造的外衣,是為了掩蓋影像既成的現實、抑或是為了淺描出詮釋之政治角度與權力位置?是為了標誌作者的稱謂、還是對影像氾濫的日常生活所做出的警示?關於這些提問,則將藉由鳳甲美術館所典藏之刺繡作品《易安詞意-綠肥紅瘦》此件使用雙面全異繡的作品來進行實驗性創作,試圖開啟影像資本中的權力轉換,及過程中所涉及跨越文化及時間向度的當代語言之運作模式。「雙面全異繡是刺繡工藝在雙面繡基礎上的新發展,它在同一繡料上,正反兩面繡出構圖、色彩、針法均不相同的物象,從而形成不同意境。雙面全異繡的工藝特點極其複雜。」《鳳甲美術館館藏刺繡精萃-奇珍藝繡》,p.36。
【數位荒原報導】從身體圖像生產到勞動身體:侯怡亭的「複體」、「代工繡場」與「繡像檯」系列
http://www.heath.tw/nml-article/production-of-body-images-and-physical-labor-review-on-hou-i-tings-sewing-fields/
策展人:許峰瑞
藝術家:侯怡亭
展期:2016.05.28 sat. – 2016.07.17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