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離線瀏覽-2018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網絡社會中的資訊流通,繼承了資本主義的高速及彈性,不論智慧手機、電視、電腦均整合在以網際網路作為運作平台的顯示媒介,並藉著創新的科技物整合了資訊內容、瀏覽的物質性介面。在這樣的狀態下,影像的生產到觀看過程所經歷的多重技術聚合,亦受為數龐大的仲介者與參與者的相互影響,進一步孕育出了動態的整體秩序。而網絡化技術的擴散,就好像類神經網絡一般,實質地改變了我們對經驗、權力、歷史與文化生產過程中的操作和結果,徹底動搖了以固定空間、時間、地方、國家為基礎的組織概念及形式,其所顯現的導向是以「流動」的權力為第一優先,這不僅加速著資本主義的演化並改變了資本市場之性質,同時也以極快的速度在更新自身,而生產出了即時運作的全球化活動。 網絡社會的開放式結構有著跨越時空向度的延展性質,因此「用戶」無論由哪個方向接近,都會是開放端,只要能夠在網絡中流通並消費著相同的溝通符碼,就能整合入新的節點,開拓未知的網絡,而用戶在網際網路協定裡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串由數位代號所定義出來的「位址」,因此用戶未必是人,它也可以是一台機器。網絡化讓網際網路中用戶的訊息生產、使用與意義建構產生了質變,關鍵不單是文本敘事如何生成,反而是在了雲端資料庫與訊息文本的複雜關係中。這樣的轉換過程,正是本屆錄像雙年展所關注的影像特徵,它在雲端資料庫與敘事之間的競合關係裡,產生了百科全書式的影像文本;顯現在真實-虛擬的影像交界中,用戶對生活經驗的再編碼與認識;以及在由雲端、機器、用戶群所建構的網絡社會中,如何進一步應用經驗和知識,以延伸在人類社會不同網絡間的動態關係。在這架構下,影像中的物質承載不再扮演傳統錄像藝術脈絡中的工具性角色,它是反思網絡社會的跳板,也是「離線瀏覽」中藝術家創作與行動的一環。 「離線瀏覽」並非著眼在網際網路於上線(on line)與離線(off line)的功能性詮釋,更非二元論式的要我們決定離開或留下,它所試圖探討的是,當我們在使用由網際網路所搭建起的平台時,如何在我們身兼生產者/使用者/消費者的用戶身份下,思考個體生產與網絡的結構關係,並將網絡社會中的技術工具觀轉換成一種媒介觀,以資訊的逆向生產來滲透數據進而影響演算的物質性基礎。這當中的關鍵是,網絡化技術並非單向地由社會所決定,更多是藉由其中用戶的參與所形構成的網絡世界觀,而如何瞭解這股技術的力量,不被這力量所挾持,正是本次離線瀏覽所思考的策略。
參展藝術家
大衛・布蘭迪(英國)、尤根・陶凡(德國)、文森・布迪索(法國)、皮亞特・珂施摩斯基(波蘭)、瓦倫蒂諾・魯索(義大利)、半導體(英國)、吉列・立貝羅(法國)、伊旺・古德(英國)、伊塔馬・辛匈尼(以色列)、何子彥(新加坡)、吳思嶔(台灣)、李宰旭(南韓)、李恩喜(南韓)、林子桓(台灣)、帕希斯・卡波涅斯(希臘)、亞麗珊卓・菲里妮(義大利)、哈倫・法洛基(德國)、約瑟夫・威克斯(美國)、保羅・威爾斯賓斯基(德國)、陸明龍(德國)、高倩彤(香港)、陸浩明+亞歷克斯・麥爾斯+彼得・倪爾森(香港)、馬契斯・契里亞卡波洛斯(希臘)、納威・諾帕坤(泰國)、娜塔莉婭・斯科比娃(俄羅斯/比利時)、張奕滿(新加坡)、梁超(中國)、涅斯托爾・席爾+茱莉亞・韋斯特(古巴+美國)、希朵・史戴爾(德國)、賈伯葉・德布朗格(法國)、詹姆士・威利(紐西蘭)、楊秦華(中國)、愛莉莎・史翠娜(義大利)、葛雷格里・海曼(英國)、瑪麗亞・莫麗娜・貝伊蘿(西班牙)、陳以軒(台灣)、陳呈毓(台灣)、鄭源(中國)、鄭先喻(台灣)、鄭亭亭(台灣)、鄭佳喜(南韓)、羅晟文(台灣)、蘇珊娜・芙拉克(奧地利)、蘭達・摩若菲(摩洛哥)。
巷弄裡的國際影展:2018TIVA@毓繡美術館
時間:2018.11.10(六)-11(日) 16:00-20:00
地點:毓繡美術館 & 毓繡美術館思空間
活動費用:免費
活動網頁:https://goo.gl/SD85JY
離線瀏覽・獨家特映 《登入・獻祭》&《美麗事,殘破世》
時間:2018.11.22(四)-23(五) 19:10-21:00
地點:華山光點
活動網頁:https://reurl.cc/8yZ1X
網路購票:https://goo.gl/w8L5oC
春之當代藝論 X 2018 TIVA
時間:2018.11.24(六)-25(日) 13:00-18:3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B1視聽室
活動網頁:https://reurl.cc/YWrZn
活動費用:免費
標籤、網路、終端機、登入、存取、編碼、離線、後人類
文/ 許峰瑞
當代社會的影像流通,延續了晚期資本主義的高度消費性,日常中我們所獲得的資訊,已然由消費手段演化為目的、影像符碼的自我超量繁衍,其所顯現於生活中的,不再是傳遞訊息而是意義的否定,在這樣的集體與同一化中,影像與事實的混淆不明亦使得個體化為無數的碎片,進而將「真實」(reality)的問題普世化為一種文化景觀。在由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為「擬像」所劃出三段的歷史分期裡: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的「偽仿品」(counterfeit)、工業時代的「生產」(production),至當今後工業時代的「擬像」(simulation),所揭露的影像生產,則提供了本屆「台灣國際錄像雙年展:離線瀏覽」切入之歷史背景,並延伸至後人類影像觀的討論。
隨著科技不斷的演化,影像最初由攝影、電影以及電視做為載體的傳播力量,因為網際網路、手機面板、虛擬實境等科技的興起,使得視覺影像的本質正經歷著一種未知的突變。在這當中,是甚麼樣的視覺運作或形式被取代了?當中又存在哪些連續性的元素令當代影像與舊有的圖像有著聯結的能力?這是一種斷裂還是延續?主體性又是如何在資訊網路的平台中重建身體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成為個體再度自我「編碼」(code)的主體化場域?
在觀看的歷史中,視覺及其影響之所及,總是與觀察的主體密不可分,這個觀察主體是歷史的產物,同時也是社會的建構,它在不同的時空下,不斷翻新對於「人」的定義,提醒著「人」並非先驗之存在,而是一種因歷史及社會牽引而形成的政治聯繫之概念。那顯現在文化研究中的樣貌,就如同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 藉由揭開「人文主義」是如何將科學理性化為普世於全人類的客觀理性、知識權力,同時將其不容質疑的權力「再造為神」。然而,在平台資本主義中的大數據作為全球網路化的基礎建設下,個體在數據中的自由存取則不斷與大數據的父權持續角力著,這張力則是後人類在擬像、虛擬世界的高度影像流通中,將科學與技術再次概念化作為「人」之解放的可能。那所突顯的正是與當代資本主義合流的人文主義,所透過二元論的技法表現為普世價值的桎梏,其以人類中心論作為核心而獨攬認知與行動特權的自我,亦正是現代性所企圖建立的虛擬形象。
「台灣國際錄像雙年展:離線瀏覽」是藉由網際網路中瀏覽器的特性,進而探討當代影像文化中,個體以網路平台作為身體、成為點對點對接聯結的通訊埠。那在網路特質中去性別、去身體、去界線、去人類的混種主體實踐,或許能在人類肉身之外,在登入與離線之間,重新架構「人」與「非人」所共構的認知價值。這是一個去中心化視野下的混雜主體,在這實踐場域裡不再具有優位性、獨攬特權的主宰,其系統的維持是萌生於不同種類與個體間的關係,並持續流變的主體。而透過這樣的角度重新反思個體,才可能看見當代概念下「人」的有限性,以及自身與其它個體、物種、自然間相互依存的聯結可能,並謙卑、謹慎地思考與世界的整體。
展期:2018.10.20-2019.01.20
開幕茶會: 2018年10月19日(五) 19:00
策展人:許家維、許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