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織本主義

織品的製成意味著勞力的累積:在工業化時代之前,織品的生產多半是由家庭中的婦女所貢獻;邁向工業化時代至今,則轉換為開發中國家的低薪勞力。前者是無價的家務勞動,後者為廉價的市場剝削,此現象無疑正昭示著當下的社會階級與勞動分配。本展結合館藏刺繡作品與當代藝術創作,透過傳統技藝的精神與當代資本社會現象創造對話與反思。
典藏作品「繡刺繡圖」呈現出刺繡工序及生產過程中的集體勞動,包含傳承、研發、創新與追求工藝的極致美好。對照在現今資本主義的掌控下,勞動成為機械式、無意識的生產行為,以廉價為目的的生產,形構出病態的消費與剝削的工作環境。藝術家張淑滿將「刺繡圖」原作以手繪的逐格動畫再詮釋,不僅增添「動起來」的趣味,同時也向傳統刺繡一針一線縫製的精神致敬。 另一組對照是賀照緹的穿在中途島六部曲中的「薩爾瓦多日記」與羅興階的「勞資趣味競賽:你濃我濃」紀錄片,分別紀錄紡織業、成衣業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台灣工廠外移與關廠的紀實影片,紀錄國內外勞工的意識覺醒,透過抗爭、協商的過程,學習發聲、爭取權益。 「繡曾后希夜宴圖」是美術館邱再興董事長委託繡莊製作的作品,此作品為「滿繡」,意味著作品的每一吋都是以二、三層以上的絲繡交織而成。早年邱董事長為使面臨解散的繡莊得以持續經營並傳承技藝,除了收購刺繡作品外,還會以委託製作的模式支持繡莊。許家維的「回莫村—壁毯」,他以藝術創作關注泰國清萊回莫村的自強之家與其特殊的區域性歷史,並邀請自強之家的孩子以縫紉機共同創作,紀錄這些被遺忘的人事物。乍看之下,兩件作品呈現強烈的對比與差異,但仔細思考,兩件作品背後的用意與思考卻是殊途同歸。 展覽除了典藏品與當代作品的對話外,當代作品間也有不少激盪,林嵐的「偷一點綠,染一片光」與印花樂「尋常裝飾之不尋常之美」。台灣與香港的紡織曾經有過輝煌的代工生產年代,如今日漸凋零。林嵐以「微觀經濟」系列作品與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合作,實踐藝術社會的經濟互動的創作。蔡玟卉、邱瓊玉和沈奕妤則以「印花樂」設計品牌精神創造一個自給自足的藝術生產與健康的產業循環。 【織本主義】透過探討織品與勞動的關係,創造出新舊古今對話交流的空間。期望藉此織品的意義不再只限於功能性,能更延伸至創作者、勞動者與使用者身上。
藝術家座談
2015.11.29 sun. 14:00
藝術家:林嵐
「微觀經濟」是藝術家林嵐的系列創作,她以敏銳而溫暖的眼光,觀察香港車衣女工受到全球化浪潮衝擊的處境。當大量成衣產業因追尋廉價勞力而外移,留下來的只有「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的境地。加上林嵐對於藝術市場的質疑、對女性權益的關注,讓她開始長期與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合作,期盼藉由創作的發生,引入女工的參與。她播下了一顆種子,讓人見到藝術逐漸發芽成長的過程。
印花工作坊
2016.01.10 sun. 14:00
藝術團隊:印花樂
在國外的穿搭雜誌裡,常會看到不同圖案風格的肩背袋來搭配今天的外出風格,也許散步,可能去LIVE HOUSE或是去野餐,都能凸顯今天外出的穿衣風格。現在你可以印製自己的包包,不需複雜技巧也能製作,自己印花選擇今天要搭配的隨身配件!
作品介紹
https://sites.google.com/site/zhibenzhuyimodernweavolution/
展期:2015.11.28 – 20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