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有眼。這個垂直設計,在人類文明史裡,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它讓人們可以持續面對生活議題時,把「環境」Umwelt 這個原本就是3D的關係性維持下去、不斷重新界定,並且,協同其他異質的設計所構成的拼裝體,「捕獲」各式各樣的存有物在生成演化的共生關係之中。神明,不一定是定於一尊的單一大神,可以是分散在不同土地、領土上的多元神祇,也可以是遍在於一切存有物的泛靈。神明不僅界定我們如何存在於世界:一個世界化的世界,一個地球,還是許多世界、許多宇宙;神明也界定我們「屬於」誰:被捕獲者生活在捕獲者的敬畏與恩澤之中。現在性的來臨,神明被劃分到私領域,或在民間信仰活躍的國家,例如台灣,神明是在市民社會的領域,不是國家機器的一部份。一方面現代性的除魅或世俗化過程中,混種過的神明信仰以及泛靈信仰,持續蓬勃發展於現代社會裡,從較早現代化的「西方」社會,到新興工業地區,再到在邊緣掙扎的「全球南方」,神明與除魅的混種與共存四處可見。另一方面,神明所擔負的工作任務,也同樣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分攤給除魅的體系,或與這體系共同執行,從醫療、養生,到教育、生涯規劃、商業與百工,再到國家治理技術,例如治安監控 —— 雖然說,這種神明與其他世俗系統的任務分攤和共同執行,從農業社會就已經存在,並非始於今日。 於是,我們要問,從垂直城市的角度來看,今天的治安監控有什麼特性,讓我們可以重新界定這個時代的生態學?當邊界、防火牆、網路建置、交通網絡、無處不在的監視器、成群或單獨出任務的無人飛行機等基礎建設漫佈城市,我們的問題不是神明之眼是否會消失,因為即使不再具有法證學的力量,神明之眼還可以執行其他任務,例如它還可以有威嚇、令人不安等心理戰的作用。治安監控猶如防疫工作,治安的疾病隱喻,是當代城市監控的核心要素,如何提升城市免疫系統,適用於治安和公共衛生兩個方面,使免疫作戰的軍事邏輯滲透到城市的各個生活層面。防範未然,洞燭機先,並且把免疫的恐懼氛圍加以散佈,例如異質因素的辨識與排除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從科技入手。透過海量即時影像的取得,排除以人為中心的知識論,將不確性、不可決定性納入大數據的核心運算,做出風險評估與未來臆測。從而個人的身份認同、私人歷史不再重要:「數據衍生物不再關注我們是誰,甚至不關注我們的相關數據透露我們是誰,轉而針對想像上與推理上,我們可能會是誰、我們的傾向、潛在可能性」(註一)。 「本草城市:北投三,城市本草學與神明的地誌」展出三件作品,表面上三者天差地別,但卻共同展現藝術家們對當代後人文主義的態度,一種「非現代性」的時代特徵。黃博志的錄像作品,安排了一位患有「思覺失調」的至親,在居家環境(eco-logy,原初生態)中彈奏他所熟悉的鋼琴曲「給愛麗絲或是少女的祈禱」。這位至親選擇的場所是「浴室」,根據研究,慣竊不入浴室。在偷竊的專業裡,浴室是最不可能的戰略地點,尤其在極為有限的偷竊時間和知識範圍。但是,作為異世界的觀賞者,偷竊的專業習性是這件作品裡的表演者的唯一或主要參考嗎?或許只是某種偏執,類似當代安全監控系統給予城市棲居者的偏執妄想心理?一種介於被監控與監控受惠者的模糊曖昧?或者說,誰才是那個專業偷竊者?是大數據背後的人工智慧以及數據衍生物,還是那個拒絕監控的弱小主體性?一種當代安全監控體系中,主體性的不可確定角色。也許這些都不是唯一的重點,重點還在藝術家黃博志在一系列的創作中,從生態智者(ecosophist)(註二)的角度出發,以這位至親作為參考座標,讓出自己的創作者身份,站在一個至親者而未知的立場,不斷試圖重新建構可能的生態,可能的共居共存方式,一種可能的親屬關係。這生態智者,可能成為當代藝術家的身份之一嗎? 陳米靖的作品「神秘河流:碎片與詩人」,選擇跟 AI 合作,以身份未明的數據初級物為創作素材,呈現一種創作者與數位生態之間形成的「神秘河流」。她不排斥遍在監控器所生產的數位影像,反而視之為更大生態系統裡的數位存有物,宇宙中的物質之一。在立場上,近似「城市食人主義宣言」(註三),這個由荷蘭藝術家 Wietske Maas & Matteo Pasquinelli 所發起的宣言,承襲了巴西前衛運動的反殖民主義詩人Oswald de Andrade 的著名「食人主義宣言」。城市食人主義主張從「胃」的角度,將城市、環境、甚至整個宇宙當作一個龐大的新陳代謝系統,可謂之為「乾坤一大胃」。每一個存在形式都建立在它與週遭環境的關係網絡之間,吸收、生產、重新組織這些關係,內部形成新陳代謝,同時也在更大的新陳代謝鍊中,參與著生生不息的循環流動。因此,在這大化流行之中,城市的建築體「也是礦物的流動 / 只是非常緩慢… 八千年前 / 城市誕生,是人類的外骨骼 / 是我們內骨骼向外的固化 / 維護著身體的交往 / 於身體牆的內與外之間…. 正如我們身體從岩石吸收鈣質 / 城市的無機殼體只是 / 更深層地質新陳代謝的一部分」。在這件作品裡,陳米靖把地質的時間規模顛倒過來,讓她的合作夥伴 AI ,以幾乎察覺不到的瞬間,將海量選出的數位物,加以碎裂、咀嚼、消化、再生產,回饋到宇宙大胃的「神秘河流」之中。 彭弘智的作品「煮山川」也呼應這「乾坤一大胃」的宇宙觀,背景是道家哲學。他將道家氣功煉丹的「內經圖」轉化成氣運的流動圖像。「內經圖」是一幅匿名的作品,符合道家無政府主義知識論的匿名性精神。修煉者必須根據文字和圖形,以自身體驗冷暖自知的方式,體驗這無名者老師在知識的新陳代謝裡灌注的能量。內經圖體現人體小宇宙和更多層次的生態之間的關連,包含家庭「原初生態」、煉丹知識圈、農村生活、山川星象的幾個大生態圈。「無隔」和「無礙」是修煉的前提。這個練習「小周天」功法的圖示,又稱「內景圖」,不僅指稱修練所涉的人體解剖圖,以及修煉步驟的臟腑關係,同時也是內化的宇宙生態景象。內經圖裡「一粒粟中見世界,半升鐺水煮山川」的「煮」,也呼應城市食人主義的大胃觀:「煮熟」不是建立「自然與文化」、「生與熟」分隔的過程,而是讓身心神「煉」成宇宙新陳代謝的「巨鍊」的一環。
(註一)Louise Amoore, “Data Derivatives – On the Emergence of a Security Risk Calculus for Our Times” (2011), Theory, Culture, Society.
(註二)Felix Guattari, The Three Ecologies, 1989, 2000 book
(註三)http://www.urbanibalism.net
「本草城市:北投」為鳳甲美術館共同組織項目,也連結為「鏡城地誌學」的台北篇。「鏡城地誌學」係由台灣策展人羅秀芝擔任總策展人所企劃的大型跨國藝術計畫,獲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專案補助。 此計畫跨越達卡、曼谷、台北、雅加達、吉隆坡和金邊六個城市。特別感謝鳳甲美術館與策展人羅秀芝。
策展人:徐文瑞
展覽期間:2018.07.21-09.02
參展藝術家:黃博志、陳米靖、彭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