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纖知纖覺:在地時尚採集計畫

提到「時尚(Fashion)」兩個字,你想到什麼呢?大部分人可能會想到服裝、配件、妝髮等用於表現自己外在形象的各種媒介,這些媒介通常和消費有關,因此有時也延伸到餐飲、休閒等生活方式。時尚有時間性,每隔一段時間流行就會改變,這背後有龐大的產業支持著,透過媒體引導潮流的變化,製造消費的循環。這次在鳳甲美術館展出的在地時尚採集計畫,也是從服裝出發,延伸到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布料,但是和潮流時尚展不同的是,我們透過各種織品創作,探討北投的地景樣貌、街坊生活,在居民與觀眾的參與之下,一起思考服裝和布料,如何和生命經驗與記憶連結,並且集結在地社群的力量,以藝術創作傳達對資源永續的關注。
本展覽主要可以分成三個軸線,分別是「布的地方詮釋」、「與記憶交織的布」、以及「布對社會議題的回應」。藝術家郭奕臣的作品〈心感地圖〉使用航空地景照和工業廢布,重新拼湊出淡水河域的台北,Daniel Ditlevson 的作品〈編織音色〉錄製布莊、服飾店、洗衣店等相關店家的聲響與訪問並重新編輯,加上來自 REHOW 工作室提供的布料裝置,設計一個互動式的聆聽環境。兩件作品分別從地景樣貌和街訪聲景包圍,用實體的物件和抽象的聲響,形塑出「布的地方詮釋」。第二條軸線「與記憶交織的布」大多以參與式計畫呈現,設計師劉映岑和文化國小吳温仁老師帶領資優班五年級同學們一起探討制服的各種意涵,並以手作的方式製作了班上的制服;藝術家曾嬿圩邀請石牌樂齡班的長輩們分享自己曾穿過但不再穿的衣服和故事,用纏繞的方式製作成抽象的布偶;小誌作者陳真則和復興高中美術班的同學們分享小誌的概念,用簡單的印刷方式記錄校園生活和年輕學子關注的議題;展期間創作團體玩布姊妹也開設每週的「心情紀錄布」工作坊,邀請鄰里觀眾透過玩布創作,用不同方式記錄自己的生命中的每個階段,展期間作品會隨著工作坊的進程不斷增加,在這些參與式計畫中,布料是記憶的載體,也是表達想法的媒介。
最後在「布的社會議題回應」環節,三位藝術家尹洙竫、洪芊珩和應可潔分別從移民女性、資源永續和流浪動物三條不同的議題切入,將自己的關注投射到北投這片土地上,用最貼近肌膚的媒材,傳達溫暖的關懷。 橫貫整個展覽三條創作軸線的概念,是對有限資源的珍惜和對避免過度消費的呼籲,從出生時嬰孩的襁褓、每日穿著的服裝配件、生活使用的毛巾床單、室內使用的桌布窗簾,織品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其無所不在卻讓人經常輕忽我們對各種織品的消費,在這次展覽計畫當中廣泛使用各種再利用的布料與素材,傳達了我們對資源消耗的關注,也希望透過賦予日常織品更多的情感意涵和記憶轉化,能延長這些素材的使用壽命,從美術館的展覽製作到觀眾的日常生活,共同再檢視自身的消費習慣,並試圖做出改變與翻轉。
策展人
葉佳蓉
參展藝術家
Daniel Ditlevson、洪芊珩、郭奕臣、玩布姊妹、應可潔、尹洙竫
館校合作計畫
曾嬿圩X石牌國小樂齡班、陳真X復興高中美術班、劉映岑X文化國小資優班
特別演出
賈茜茹
主辦單位:財團法文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
贊助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北投文化基金會
合作單位:高林文教基金會、REHOW 如禾永續文創
特別感謝:瀧乃湯、老爺酒店、水都、泉都、嘉賓閣、世鵬洗衣店、倪裳專業服飾修改、頂新牛仔屋%
展期:2022.04.02-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