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食托邦-2010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飲食在19世紀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擴展,至今也開始成為高度工業化。農業逐漸朝向機械化與工業化,使得食品工業化由上游到下游從生產、流通、消費完全整合一貫化包裝。面對一道道盤中飧,令人感受賞心悅目之餘,是否帶來一種反思,抑或在其背後蘊藏不為人知的符碼?
「生的食物一旦被煮熟,文化就從這裡開始。」飲食不僅與烹飪有關,也和文化有密切關係,從生理需求的身體經驗,飲食文化轉向擴及社會學面向的意義系統,身體、性別、品味、階級、空間、族群、認同與政治經濟學的變遷,都涉及食物的生產、交換、消費與日常生活的實踐。綜合上述,以「食托邦」為思考主題,從錄像藝術創作的角度,以飲食文化作為起點,然後轉向飲食、食具、身體、慾望、權力、消費、美學、社會、聯想與分析,在聚焦於全球化過程中,提供人類飲食文明的另一種觀點。
策展論述 Curatorial Essay
文/陳永賢&胡朝聖
人們所吃的一切食物,因為區域、習慣、風俗與文化,造就出全球差異的飲食風格,而使「適於食用」(good to eat)的看法,也隨著時間改變而產生變化,誠如麥克蘭西(Jeremy MacClancy)在《消費文化》(Consuming Culture)書中強調:「口味是 教出來的。」的確,現今無國界的飲食範圍,無論原汁原味或自由混搭、避餓減重或素食主義、異國情調或奇珍怪食等慾望,都有熱衷的愛好者,進而產生一種撲朔迷離的食物情結。
然而,對於食之慾而引發美好想像,就像義大利新銳導演克里亞勒斯(Emanuele Crialese)的《燦爛新人生》(Golden Door),片中描述二十世紀初,因滿懷美國夢而遠渡重洋的移民故事。在此引人注目的焦點,即是人們對於豐衣足食的幻想與渴望,當肥美多汁的魚肉蔬果被刻意放大時,口慾飽足、生命延續和未來願景,即刻讓食物與生命之間產生了一座虛擬國度。這樣的憧憬,亦如同人們長久以來對於陶淵明《桃花源》、柏拉圖《理想國》,抑或摩爾《烏托邦》的投射作用,既是言志,亦是抒發對現實狀態的批判。現實生活中,面對最殘酷的生存需求,飢餓或溫飽成了進入此理想國的基本關鍵,由此,「食托邦」(Eattopia)的概念於焉產生,成為「2010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的年度主題。
進一步來說,「食托邦」以食物與文化建構一處烏托邦之境,試圖連結Eat與Utopia,在此境域中,包含一切關於人類對於飲食需求的延伸:烹飪風格、飲食與禁忌、食物與傳說、食物與聖潔、階級與飲食等不同面向的食物流動。而核心觀念的語意上,「食」在「食托邦」裡既是名詞,亦是動詞。作為名詞,用來說明食物如何作為人類理想國度的情慾基礎,並企圖用食物打造一個烏托邦;而以「食」作為動詞,則用以指涉人類慾望的不滿與擴張,正逐步蠶食般吞噬到人們所企盼的桃花源。「食」在結構與解構之間,形構成一個真實/虛擬、毀滅/創建的人生境域。
如此,「食托邦」的理想並非蒐尋人間美饌食譜,而是拋出以飲食作為基調的議題,從生理需求的身體經驗,飲食文化的轉向擴及社會學的意義系統,再從身體性別、品味階級、空間族群、認同與政治經濟的變遷,檢驗食物生產、交換消費與日常生活的實踐。進一步觀察在科技發達的今日,糧食短缺的問題依然如前幾個世紀一般如影隨形,甚至還包括了食物供需失衡、大都會食物浪費、環境暖化使農地面積減少、市場投機與期貨投資的價格扭曲,以及經濟全球化對在地農產的威脅、政府重工輕農政策的影響等層面。因而,「食托邦-2010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向全球藝術家邀展與徵件,挖掘各地創作者對於此議題的關注與投入,希冀「食托邦」以飲食文化作為起點,逐次掃描於飲食、食具、身體、慾望、權力、消費、美學、社會之聯想與分析,及其背後更為龐大全球現實。
策展人|陳永賢
出生於台灣,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博士。 創作主軸以身體行為與新媒體藝術為方向,曾舉辦個展包括:「身體之歌」(The Song of Body)、「人層迴圈」(One in a Loop)、「他者之他」(In to/ Out of the Other),作品受邀參加亞洲、美洲、歐洲各地美術館之展覽四十餘次;美國Robert Wilson的Watermill Center駐村藝術家;曾獲加拿大楓葉新人獎、英國貝克獎。
陳永賢身兼獨立策展人,策展經歷包括:「幻象之丘—台灣新媒體藝術展」(SCOPE邁阿密,鳳甲美術館)、「居無定所?第一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鳳甲美術館)、「食托邦—第二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鳳甲美術館、台藝大、香港微波新媒體藝術節)、「尋找馬緯度—新媒體藝術展」(MOT ARTS)、「動漫快感—數位媒體藝術展」(陽明大學藝文中心)、「夜視‧台北—國際錄像藝術展」(誠品藝文空間)、「Random-ize Film & Video Art Festival」(倫敦)。
在寫作方面,論述以當代藝術評論、新媒體藝術為研究範圍,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論述九十餘篇;出版著作《台灣插畫圖像美學》、《身體之歌》、《他者之他》、《錄像藝術啟示錄》,主編《當代科技與錄像藝術》、《幻象之丘—新媒體藝術》專書;現任教於台藝大多媒系。
策展人|胡朝聖
出生於台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播電視組畢業、紐約流行設計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藝術管理碩士。曾任富邦藝術基金會專案經理,現為策展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作家、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以及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
曾於2010年策劃〈2010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食托邦」〉、〈風帶來光–新宮晉動力地景藝術展〉、〈種子計畫2-藝術在山左右〉,2009年策畫〈剝皮寮藝條通.古街文化節:混搭–當代藝術展〉、〈種子計畫1–藝術在河左右〉;2008年策畫〈2008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居,無定所?」〉、台北國際畫廊博覽會主題展〈遊〉;2007年〈流行的意外〉、〈粉樂町Ⅱ–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晴耕雨讀–林銓居行為˙地景藝術展〉。
展期:2010.10.02-2011.01.02
策展人:陳永賢、胡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