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美術館迪斯可計畫-北投複寫本

 
「當你持續專注於思考『地方』時,我發現這個概念會失焦,甚至消失,因為有了時間和人事物的介入,而時間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地方』。」—W
今年美術館迪斯可計畫很榮幸邀請到藝術家葉偉立擔任計畫主持人。本次計畫中,葉偉立以書寫北投的文學作品為出發點,透過文本的描述與記載,想像與探索北投的地方性,同時透過藝術創作展開與當地的對話。本次計畫選讀了作家郝譽翔的散文集《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2011)與《城北舊事》(2023),以作家於北投成長的經驗與回憶,作為探詢北投的文學地圖,並從閱讀的過程中反覆推敲對於地方的詮釋與理解,從而展開一段北投的精神之旅。葉偉立依照作家的文字描述,試圖拼湊出其筆下的北投樣貌。然而隨著研讀的過程,藝術家發現郝譽翔筆下的經歷不僅僅限於北投,而是由不同地方串連而成,使得「地方」轉化為個人時間軸裡「時間」的切片。在更深入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這場北投的文學之旅,逐漸超越書本的範圍,更挪移、外溢至他人、甚至是集體的成長與生活經驗….

經歷閱讀與踏查過程中的各種偶然與巧合,藝術家細膩且精巧地將作家、文本、讀者、自身、地方連結在一起,並在串聯的過程中逐步複寫文本裡的北投記憶。本次展覽即以「北投複寫本」(Beitou Palimpsest)為題,將展覽本身視為文本的再次書寫,透過攝影、裝置、文字重寫和轉譯郝譽翔筆下所描述的北投,使得展覽與作品逐漸脫離文本本身,成為重新想像與重構後的「複寫本」。在過去紙張稀有的年代,一張紙通常會被重複使用,形成了所謂的「複寫本」。然而在字跡擦拭不全的情況下,刻劃在底下的筆跡會隱隱透出來,產生不同文本相互交疊、交錯的情形,因此「複寫本」也可用於指涉任何具有多重層次的事物。本展試圖透過閱讀、實地考察、複寫地方文本的過程,探索地方記憶層疊交織的狀態:不同時空、歷史、故事、記憶在此地纏繞交會,來來去去的人們在這裡持續複寫自己的記憶,日復一日,永不停歇。期望藉由「重寫/複寫」的過程引領觀眾擴延對於「地方」的理解和想像。

■ 關於葉偉立

葉偉立197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11歲時隨母親和妹妹移居美國。1994年自坦帕市南佛羅里達大學攝影藝術學系畢業,1997年取得羅德島設計學院攝影藝術碩士學位。2002年返臺定居後,葉偉立以藝術家、策展人、教學者和發起者的身份活躍於藝壇。他的大規模及長期性的集體協作實踐,顯見於幾個重要計畫,例如「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及現仍持續進行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近年葉偉立因緣際會整理、研究已故藝術家葉世強(1926-2012)的故居與遺作,而長期定居於台灣北海岸一帶,並以緩緩擴張的姿態深入當地的紋理。

自1990年代中起, 葉偉立的作品受邀於國內外的重要美術館、藝廊、雙年展展出及被收藏,包含澳洲、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日本、墨西哥、立陶宛、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台灣、泰國和美國。他的攝影與文本創作持續探索集體實踐中的個人動力,以及關注個人和自身居住城市之間的社會政治關係,為台灣重要的中生代藝術家。

他目前與妻子吳語心、兒子葉禮物居住及工作於新北市瑞芳區水湳洞與九份。

■ 關於美術館迪斯可計畫

鳳甲美術館每年春季推出的社區藝術參與計畫,經歷過三年期的「北投藝群人」和五年期的「在地採集計畫」,八年累積邀請了無數社區民眾參與藝術家的創作計畫,也建立起與在地的交流網絡,自去年起美術館社區參與推出全新內容「美術館迪斯可計畫」,迪斯可取自「Discover」的英文音譯詞,意在邀請民眾一起探索、發現美術館的可能性,並藉由中文裡迪斯可歡欣熱鬧的氛圍,提倡美術館共享、交流的精神。美術館迪斯可計畫第二年度邀請計畫主持人葉偉立,以「北投複寫本」為題,展開一段從文學出發的北投探索,並於展覽期間舉辦數場讀書會、工作坊等交流活動,讓觀眾從自己的角度詮釋文本與個人經驗裡的北投,並在「重寫/複寫」的過程中開啟對於「地方」的思考和想像。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鳳甲美術館
贊助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展期|2024.02.24-04.14

計畫主持人|葉偉立

開幕|2024.02.24 (六) 17:00
展覽座談|2024.03.17 (日) 15:00
主講|葉偉立、郝譽翔